❌ 迷思1:太陽能板會釋放輻射、增加致癌風險?
✅ 真相:沒有輻射疑慮!
太陽能靠「光伏效應」發電,不會產生有害輻射。
電磁波強度僅與一般家電相當,遠低於環保署標準。
美國 NIH 研究:太陽能與癌症死亡率無關。
❌ 迷思2:太陽能板容易漏液、起火?
✅ 真相:結構安全無疑慮!
太陽能板以強化玻璃與封裝材料製成,不會漏液。
火災多來自外部電路短路,非模組本身。
只要選用合格產品並由專業安裝,即可避免風險。
❌ 迷思3:退役太陽能板會成為大量廢棄物?
✅ 真相:92% 可回收!
壽命約 25–30 年,台灣已建立完整回收系統。
屬於「一般事業廢棄物」,非有害廢棄物。
回收率可達 92%,並有序號可追溯來源。
2019 年起設置者需繳交回收基金,未來退役有保障。
❌ 迷思4:太陽能板泡水會污染水質?
✅ 真相:監測結果顯示水質無異常!
環境部多次檢測颱風後水質,重金屬皆低於標準。
模擬淋雨、浸泡、老化試驗,皆未發現污染。
水面型案場監測一年以上,魚類正常存活繁殖。
📌 小結
太陽能板 不會致癌、不會漏液、不會污染水質,且能有效回收。
真正需要關注的,是 專業安裝、合格產品、妥善維運,才能確保安全又永續。